我市为2.6万余户民营企业纳税人减免税额13亿元 [2024-03-20] |
文章来源:何婉盈 发布时间:2025-04-05 11:41:52 |
我们这些小辈可以坐在一起享有独立的一桌。 为强化产业支撑,华南农业大学瞄准粮食等10个千亿级产业以及茶叶等5个数百亿级产业发力,组织1800多名科技特派员服务省内外15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构建人才链 为百千万工程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李凤亮介绍,华南农业大学主要从三个方面为百千万工程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与广州从化区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助力从化区成功获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设立农业硕士兴农创新班,每年单列研究生招生指标200个。【记者】黎祖瑜 【摄影】柯学潜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肖婉琦。2023年培训头雁、各类实用技术人才、高素质农民等6000余人。2023年推广新品种313个、新技术204项。 强化创新链 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 李凤亮表示,为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华南农业大学近年来强化作物学一流学科建设,在水稻杂交制种、高产鲜食玉米种质创制、南方大豆精准育种等领域取得新突破。与江门新会区合作推进三产融合,打造陈皮国家级产业园。支持资源有支撑、发展有基础的帮扶产业,加快补上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升级田头保鲜、冷链物流等设施,促进加工增值。 (三十五)壮大乡村人才队伍。持续推进东西部协作,深入实施携手促振兴行动,推进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和消费帮扶。深入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支持养殖场户建设和改造提升粪污处理设施。推动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国覆盖,扩大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范围。 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行动,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纵深推进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确保大豆面积稳定在1.5亿亩以上、油料面积稳中有增。 力争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和内业测试化验并形成阶段性成果,推进土壤资源库建设。推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补短板。实施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三年行动,在油菜主产县整建制集成应用单产提升关键技术。鼓励各地利用乡村综合性服务场所,为农民婚丧嫁娶等提供便利条件。 支持东北地区发展大豆等农产品全产业链加工。加强品种试验审定管理,推进实施种子认证制度。推动提高退捕渔民安置和社会保障水平,将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及时识别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实施好十省百县千户退捕渔民跟踪调研和就业帮扶暖心行动。实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统筹推进联防联控、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 深入实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行动,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开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成效监测评价。 以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为重点,扩大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试点。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提高中央和省级投入水平,创新建设模式和投融资机制,多元筹集建设资金。探索完善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配套措施。深化改革试点,持续推进宅基地权利分置和权能完善。推广绿色技术促进小循环。加强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完善农田建设长效管护机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直接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 建立覆盖全链条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品质分级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认定第四批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 (十三)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推动建立城市专业技术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专家服务乡村。 建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健全全国乡村建设信息监测平台,完善工作推进考评机制和问题发现处置机制。 健全智慧农业标准体系,推动建立检验检测、应用效果评价和统计监测制度。完善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建设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优质特色产品品牌。推进种养结合促进中循环。实施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粮豆轮作等政策。 通报表扬一批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工作先进县(市、区)。优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 健全联农带农益农机制。加快潍坊、宁夏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境内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和境外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健全监督管理服务体系,完善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推动出台对集体资产由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登记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下实行税收减免的政策。优化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服务,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项目库对接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 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开展省级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监测评价。建设第三批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培训,推广应用绿色高效品种机具,因地制宜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粮畜菌果等生态种养。实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扩大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启动小麦单产提升行动。 推进草食畜牧业转型升级。推动建立多元化的农民户有所居保障机制,加强基层宅基地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完善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政策,建设全国统一的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平台。 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建设一批全产业链典型县。在黄淮海和北方地区轮作倒茬扩种花生,因地制宜发展油葵、芝麻等特色油料生产。 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大循环。调优水果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发展现代果园,完善采后处理、加工和冷链物流体系,促进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下一篇:智新科技首季产销两旺
|
相关资料 |
中海油建设‘空中电站’进行光伏扶贫 |